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 全球有37个碳市场正在运行,碳定价机制覆盖地区的 GDP 占全球 GDP 的近 三分之二。为全面反映全国碳市场2024年以来的建设运行情况,9月24日,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
2025年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五周年,中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经过四年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履约周期上涨43.55%,全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成交量占全年成交量的79%。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到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截至2025 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 478.26 亿元。
原文链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_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