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碳中和研究院 新闻动态 正文

【学术交流】我院师生受邀参加第九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并做学术报告

时间:2024-07-24 点击:

在新能源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储能技术作为关键支撑,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2024年7月19至21日,第九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在中国–开封召开,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碳中和研究院作为协办单位,院长万东锦教授,碳中和研究院负责人王志伟研究员,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祝慧娜副教授、王群博士、陈高峰博士、郭娜博士、李学琴博士,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瑞杰、吴佳伟、李卓和2023级硕士研究生徐楠、张焱鹏受邀参会,并进行了学术报告交流和微墙报展示。

本次大会由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承办,由张锁江院士、潘复生院士、马紫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以“高效转换-绿色储能-循环发展”为大会主题,致力于更好地促进储能科技与技术交流、推动储能基础研究与应用对接、提升储能工程创新能力。

万东锦院长在分论坛九“计算化学与绿色储能设计”分会场作题为:“生物自养低碳处理水中污染物高氯酸盐”的主题报告,鉴于水体中高氯酸盐和硝酸盐易溶解、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易迁移、很难被土壤等矿物质吸收等问题,报告展示了硫自养固定床反应器去除水体高氯酸盐、硫自养固定床反应器大除水体出高氯酸越与硝酸盐复合污染、异养-硫自养串联及应器去除水体出高氯酸盐与硝酸盐复合污染三部分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低碳源异养与硫自养高效协同还原水体中高氯酸盐和硝酸盐策略,为实现绿色、高效、节能水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王志伟研究员担任分论坛九“计算化学与绿色储能设计”分会场上半场主持人,并作题为:“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能碳中和特性及碳减排分析”的主题报告,从碳中和背景与能源消耗、生物质能的碳中和特性、生物质能技术碳减排分析方法、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以及生物质与废塑料共热解的协同效应机制等部分进行汇报,阐述了生物质能在储能工程系统以及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独特角色,分析了我国典型生物质能示范工程的碳减排能力。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多样化的可再生能源,将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做出积极贡献。

陈高峰博士在分论坛三“制氢及燃料电池”分会场作题为:“铜钴双金属协同催化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取醇类储氢液体燃料机制研究”的邀请报告,报告聚焦于当前储氢技术面临的关键瓶颈,展示了在生物质制备绿氢及储氢液体燃料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制备了介孔孔道原位封装的多活性位点纳米颗粒催化剂、三维碳化木材限域纳米颗粒催化剂、疏水界面调控金属硅酸盐纳米管催化剂和铜钴双金属单原子位点催化剂。报告详细探讨了这些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形貌结构、活性位点的电子价态与电子云分布、配位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并结合原位红外、同步辐射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了醇类储氢液体燃料的合成机制及构效关系,为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储氢液体燃料的定向催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郭娜博士在分论坛三“制氢及燃料电池”分会场作题为:“基于Py-GC/MS和TG-IR的小麦秆与高含氢塑料共热解特性学研究”的邀请报告,探索了小麦秸秆与高含氢塑料(PP、PS、PE)快速共热解特性,解析了不同塑料种类对共热解中间体的影响,并从产物类型比例及可燃气剖析了共热解协同交互作用,为生物质和塑料的高效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刘瑞杰在分论坛五“先进储能系统检测”分会场作题为:“基于Py-GC/MS和TGA的棉花秆和塑料共热解产物分析”的学术报告,介绍了棉花秆与富氢塑料PS、富氧塑料PET的热解特性、产物分布和转化规律,探讨了热解温度、热解反应时间和塑料种类对单环芳烃、多环芳烃、脂肪烃、醇类、酯类、酮类等产物的影响。

吴佳伟在分论坛七“物理储能”分会场作题为:“基于CaO的松木与PP共热解产物分布研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松木与高含氢塑料PP的协同热解特性与产物分布规律,探讨了CaO对松木与聚丙烯共热解的热解特性、产物分布的影响。

李卓在分论坛六“固态电池”分会场作题为:“农林生物质在自热塔式固定床气化炉中的气化特性研究”的学术报告,通过一种自研新型固定床装置进行空气或富氧空气生物质自热式气化,报告了农林类生物质在不同气化强度下的温度分布和合成气产物组分相关特性,可为大型生物质工业级气化提供可靠参数。

徐楠以“HZSM-5催化生物质与废塑料协同热解制取苯系物研究进展”为题做了墙报展示,介绍了HZSM-5催化剂对生物质与废塑料共热解的催化热解特性和机制。

张焱鹏以“不同因素对生物质与废塑料共热解制取芳烃的影响研究进展”为题做了墙报展示,介绍了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过程中,塑料种类、催化剂种类、热解温度和原料比例对芳烃选择性和产率的影响。

通过此次大会,展示了我院的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也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提供了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加深了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储能科技的创新发展,为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推动我院在储能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刘瑞杰,郭娜;图片:刘瑞杰,吴佳伟;审校:张良波,王志伟;审核:万东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