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为响应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号召,环境工程学院联合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五龙口水务分公司,以“从‘城市废水’到‘生态活水’的科技之旅”为主题,在莲花街校区4322教室开展科普宣讲活动,百余师生共同解锁污水处理的“科技密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科技赋能科普:污水变“活水”的全流程揭秘
活动现场,一段浓缩企业污水处理成果的宣传片拉开序幕。五龙口水务分公司助理工程师高洁通过图文演示与案例讲解,系统剖析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是破解水资源短缺的关键路径。”随后,团队以“格栅预处理—生物反应—深度净化”为主线,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技术,重点展示再生水在城市绿化、工业冷却等领域的循环利用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污水变资源”的科技奇迹。

实验互动+职业对话:点燃青年环保热情
“pH值检测、浊度对比……”在环保实验教学环节,工程师程艳现场演示水质检测实操,学生争相参与水样采集与指标分析,通过可视化实验数据理解水质安全的重要性。互动问答环节中,企业代表围绕“污水处理技术前沿”“环保职业发展路径”等话题与学生深入交流,不仅解答了MBR膜工艺、智慧水务系等专业疑问,更以“污水处理工程师的一天”为切入点,勾勒环保行业的职业图景,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同感。

校地联动新模式:科普实践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将污水处理厂‘搬进’校园,让抽象的环保理论变成可触摸的科技体验。”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计国表示,此次活动是高校与企业在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尝试,既推动水资源保护知识普及,也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实践—职业”的认知桥梁。五龙口水务分公司人员提到:“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科普进校园’‘厂区开放日’等形式,让更多青年成为节水护水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本次活动作为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后续还将推出“污水处理厂实地参观”等延伸项目,进一步推动环保科技与青年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撰稿:李芳芳;摄影:赵嵘琳;审校:杨计国;审核:宋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