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本科生专业能力与素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9 月5日,环境工程学院组织2023 级环境工程专业60名师生赴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昌瑞贝卡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开展认识实习。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寒玉教授、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科研中心主任张宝忠教授带队参与活动。
在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师生们首先走进企业展厅,通过图文展板、实物模型及多媒体演示,系统了解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标准、环境危害及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历程。随后,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深入生产厂区,实地探访了垃圾处理全流程体系——从实时监控焚烧状态的中控室智能化系统,到垃圾接收、储存与运输的闭环管理系统,从高温焚烧炉的稳定运行,到灰渣资源化处理生产线,再到汽轮发电机组与烟气净化系统的协同运作。据介绍,该园区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功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废渣、废气、废水的全量回收利用,为许昌市“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生动诠释了“变废为能”的绿色发展理念。
在许昌瑞贝卡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结合厂区实景,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污水处理的全流程工艺。从城市污水的集中收集,到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环节,从活性污泥法主导的生化反应系统,到深度处理阶段的过滤、消毒工艺,同学们直观见证了浑浊污水逐步净化为达标水的全过程,对“污水资源化”的技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并就工艺参数优化、运行成本控制等问题与技术人员展开热烈交流。
实习期间,产学研合作协议签订暨产学研基地挂牌仪式在两家企业会议室先后举行。陈寒玉副院长在签约仪式上表示,环境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此次与行业标杆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既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环保事业的具体实践。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期待以基地挂牌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实践中的资源优势,与河南工业大学共享科研平台、共育专业人才,形成“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市场反馈”的良性循环。
此次认识实习不仅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污染控制、资源循环等理论知识与工业实践实现了精准对接,更通过产学研基地的挂牌,为后续开展实习实训、联合科研、人才输送等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环境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培养更多懂技术、能实践、敢创新的环保行业人才搭建优质平台。


撰稿:王亚利,摄影:祝慧娜 审校:陈寒玉,审核:万东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