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环境工程学院举办“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创新与智慧课程跨校建设案例”工作坊会议

时间:2025-05-13 点击: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形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为积极响应“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战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以及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环境工程学院于510日在9237会议室举行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创新与智慧课程跨校建设案例”工作坊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感动教育人物、西安市政协十佳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海涵教授做了精彩报告。学院党委书记宋芙晖、院长万东锦、副院长陈寒玉、副院长张良波、教学办主任史凡、学院教学骨干及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陈寒玉主持。

工作坊分两个阶段进行。510日下午,张海涵教授聚焦新时代教育创新趋势,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创新与实践,提出构建“三维驱动”教学模式,他强调了通过引入科研团队的最新成果案例,紧跟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前沿,将国家战略需求转化为课程思政元素,遵循两性一度标准、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在研究生智慧线上课程建设创新路径与实践方面,张教授介绍了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全面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利用智能快捷的应用、无处不在的网络,开展随时随地的学习,助力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展示跨校跨区域联动开发“高校+期刊编辑”协同教学模式,揭示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培养慕课建设路径,强调构建云端学术工作坊+线下思辨沙龙的混合式教学新生态,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511日上午是工作坊的实践环节。环境工程学院拟参加第十四届河南工业大学教学大奖赛的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张教授依托学情分析精准度、创新融合契合度、成效评估科学度三维诊断框架,逐一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帮助老师们梳理了教学大奖赛汇报的整体框架,凝炼了主题。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尝试与困惑,大家围绕备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创新报告的撰写等多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维碰撞的火花不断闪现。张海涵教授通过精准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关键堵点的缺失,深度解析大赛措施与教学痛点间的结构性错位问题;并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框架,结合其丰富的教研经验,系统回答了教师们的实践困惑,给予了专业且细致地解答与指导,助力教师们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帮助老师们明晰了教学改革的具象路径,更激发了教学创新的热情。与会人员交流踊跃、探讨深入,现场气氛持续热烈,工作坊适当延时,老师们皆表示收获颇丰,感触良深。

本次工作坊会议不仅提升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助推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进程,更是彰显了环境工程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撰稿:李双莹、李学琴;摄影:李双莹;审校:史凡、陈寒玉;审核:万东锦)